服務熱線
15236755555
九月已至,金秋的時光蕩漾著心緒的漣漪,令人期待的中秋假期即將到來。今年,中秋教師雙節同至,一輪明月,兩種情感,有思念,也有感恩。
天文科普專家表示,這兩個節日出現在同一天本世紀只有三次,分別是2022年、2041年和2079年,下次中秋節教師節同天在19年后。
中秋節
中秋起源:
中秋節又稱祭月節、月光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拜月節、月娘節、月節、團圓節等,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,日期在農歷的八月十五日。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,普及于漢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
中秋佳節習俗
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,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淵源。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,為寄托思念故鄉,思念親人之情,祈盼豐收、幸福,成為豐富多彩、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。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、賞月、吃月餅、玩花燈、賞桂花、飲桂花酒等民俗,流傳至今,經久不息。
中秋的活動
祭月,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,實際上是古人對“月神”的一種崇拜活動。祭月賞月,托月追思,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以及現代人渴望團聚、寄托對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式。
桂花,算的上是中秋必有的存在。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,食用桂花制的各種食品,以糕點、糖果最為多見。每逢中秋之夜,人們仰望月中丹桂,聞著陣陣桂花香,再飲上一杯桂花蜜酒,歡慶合家甜甜蜜蜜,歡聚一堂,向一年的美好生活致敬,向未來的生活祈愿祝福。
月餅,又叫月團、豐收餅、宮餅、團圓餅等,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。月餅象征著大團圓,人們把它當節日食品,用它祭月、贈送親友。發展至今,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,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“團圓”。
神話故事
嫦娥奔月
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,曬得莊稼枯死,民不聊生,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,他同情百姓,拉開神弓,一氣射下九個太陽,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,為民造福。后羿妻子名叫嫦娥。后羿除傳藝狩獵外,終日和妻子在一起。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,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。
一天,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,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。但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,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。后來,后羿外出狩獵,蓬蒙待后羿率眾人走后,持劍闖入內宅后院,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。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,危急之時她轉身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。嫦娥吞下藥,身子立時飄離地面、沖出窗口,向天上飛去。
傍晚,后羿回到家,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。后羿氣得捶胸頓足,悲痛欲絕,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,他發現,月亮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。后羿思念妻子,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花園里,擺上香案,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,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。從此,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。
員工福利
花好月圓人團圓,良辰美景人更美,思人思鄉思故里,賞花賞月賞明燈。
在此中秋佳節之際,為回饋全體員工的辛勤,彰顯公司的人文關懷,增強員工的歸屬感,提高團隊凝聚力,公司特為每位員工準備了中秋禮品。
教師·桃李滿芬芳
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
李商隱《無題》
平分秋色一輪滿,
長伴云衢千里明。
從盛夏到金秋,從新月到滿月,
又是一年的花好月圓。
今歲中秋夜,喜連教師節,
一輪明月,兩種情感,
有對團圓的期盼,也有對恩師的謝意。
明月無價,高山有情,
祝老師們雙節快樂!
愿你們的生活
像中秋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!
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。
雙節同慶!